在一项“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中,泰国玛希隆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东北部、越南等地的1600多份恶性疟原虫基因组样本,调查了一种恶性疟原虫基因株2007年至2018年间在东南亚的进化和传播情况。这种名为KEL1/PLA1的基因株对双氢青蒿素与哌喹联用具有耐药性。
研究发现,KEL1/PLA1已从最初被报告的柬埔寨传播至所有被调查国家,除老挝外,所有地区的流行率都上升到50%以上。不仅地理上迅速扩散,部分KEL1/PLA1基因株还进化出“氯喹抗性转运(crt)”基因突变,增加了它们对哌喹的耐药能力。
上述结果被另一项关于青蒿素耐药性的临床研究佐证。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了来自柬埔寨、越南和泰国7处的曾接受双氢青蒿素与哌喹联用治疗的140名疟疾患者情况。结果显示,该疗法抗疟失败率在泰国东北部、越南西南部、柬埔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别达到87%、53%、62%和27%。研究人员还发现,crt基因突变率迅速增长,进一步增加了治疗失败率。
目前清除疟原虫主要依靠“青蒿素组合疗法(ACT)”,即将青蒿素与其他6种联用药物中的一种配合使用。研究人员呼吁,东南亚国家应尽快放弃双氢青蒿素和哌喹联用疗法,将哌喹换成目前有效的药物如甲氟喹或咯萘啶与青蒿素联用,或考虑青蒿素与两种药物联用的疗法。此外,应实时绘制耐药疟原虫传播图,以便其他国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在必要时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