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来到虫控之家!
.

【巴西】巴西蚊子基因改造计划搞砸了:没能灭蚊,还出现了加强版“超级蚊子”

   日期:2019-09-19     来源:快资讯    浏览:411    评论:0    
 

即使是最周密的计划也可能失败——巴西的一项公共卫生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计划主要是将一批基因编辑过的蚊子放归野外,以阻止从黄热病、登革热到寨卡病毒等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

但是这个实验近日却引起了争议——它非但没有减少蚊子的数量,反而使蚊子变得更加强壮。

人们认为,通过绕过昆虫DNA的某些部分,研究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其基因的情况下缩小目标群体的规模。

全球各地都曾经有不少类似的计划,例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Verily的生命科学部门发起的“Debug Fresno”项目就在加州释放经过基因改造的埃及伊蚊。这个项目在6个月内使得雌性蚊子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

澳大利亚Innisfail的类似项目也取得了成功,使那里的蚊子数量减少了80%。

比尔·盖茨也曾宣布斥资400万美元研发通过交配减少蚊子数量的“杀手蚊”,变种蚊由英国公司Oxitec培育。Oxitec公司的“杀手蚊”预计将在2020年末之前准备就绪、投入试验。

在巴西的案例中,英国生物技术公司牛津昆虫技术(Oxitec)的研究人员编辑了埃及伊蚊的基因缺陷株,以限制它们的繁殖能力——或者至少确保其产生的后代过于虚弱,无法发育至成年或无法繁殖。

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中写道,这种特殊的菌株(OX513A)以前曾导致本地埃及伊蚊数量下降了85%。

因此,在迄今为止最大的同类项目中,每周大约有45万名雄性埃及伊蚊(OX513A)被放飞,从2013年6月开始,至2015年9月结束。这每周一次的活动在巴西巴伊亚州雅可比纳市各地举行。

理论上——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的话——该地区携带疾病的蚊子数量应该会在之后大幅下降。但事实并非如此。

该项目的有效性似乎在18个月左右就已经失效。

在最初因基因编辑蚊子而受到数量抑制之后,当地的蚊子数量反弹到了接近释放前的水平。

事实上,释放后连续间隔(6个月、12个月、27个月到20个月)的基因取样显示,埃及伊蚊(OX513A)能够与当地蚊子交配产生稀有但可存活的杂交后代,它们可以继续繁殖。

对此,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目前还不确定这将如何影响疾病传播,以及它对其他利用类似的基因技术来限制由蚊子等媒介携带的传染病传播的项目有什么影响。

而生态学家、进化生物学家杰弗里·鲍威尔(Jeffrey Powell)的研究小组近期对该实验成效的研究则表明,后果可能比人们所想象得更严重——他们称,一些转基因蚊子甚至显示出“杂交活力”,人工引入的基因让蚊子变得更加强壮,它们对杀虫剂等的其他形式的蚊子控制手段的抵抗力、抗药性也可能增加。

这是因为它们由三种种群组成——本土种群(来自巴西)和实验室菌株(最初来自古巴,但后来跨越到墨西哥种群)。

一个扩大的基因库意味着更强壮的蚊子,正如许多濒危物种都面临野外数量减少、基因逐步丢失的危机。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或许可以解释为对变异雄性的交配歧视,即雌性蚊子不愿意选择变异的雄性蚊子,但这只是猜测。

牛津昆虫技术公司的发言人则称鲍威尔团队的研究包含了“大量假的、推测性的和未经证实的说法”, 并表示,在全球范围释放的约10亿只转基因雄性蚊子中,从未发生过“交配歧视”的现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以虫子为媒介传播的疾病占传染病的17%以上,每年导致全球70多万人死亡。仅疟疾就造成其中约40万人死亡,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

目前已经有数十亿人面临蚊子传播疾病的风险——来自128多个国家的39亿多人被认为有着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气候变化也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一项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将有近10亿人重新暴露于蚊子传播的疾病中。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