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大开发新一代登革热疫苗 登上国际重要期刊
中兴大学兽医学院微生物暨公共卫生学研究所教授赵黛瑜团队,所开发新一代登革热疫苗。(刘朱松摄)
臺美跨国团队9日宣布研发新一代登革热疫苗,为强化现有疫苗的不足,所开发新一代疫苗,经老鼠实验证明,对于4种不同类型的登革病毒,皆有保护力。此研发成果10月登上国际重要期刊「eLIFE」。
由中兴大学兽医学院微生物暨公共卫生学研究所教授赵黛瑜、美国疾病管制中心教授张光正、成功大学老师吴尚蓉,及中研院生医所研究员林宜玲、细个所研究员吴汉忠组成的团队,强化现有疫苗的不足,所开发新一代疫苗,经老鼠实验证明,对于4种不同类型的登革病毒,皆有保护力。
赵黛瑜指出,登革热感染目前并没有抗病毒药物,可治疗,而全球唯一上市的登革疫苗,其适用性有诸多限制,且该疫苗的保护效果有限;甚至对未曾得过登革热的人,施打疫苗后,反而会增加日后感染登革病毒时,产生严重症状,并增加住院或重症的机会。
为了完善登革疫苗的效力,此团队採用的策略,是使用其结构上非常类似登革病毒的类病毒颗粒,以及目前最重要的冷冻电显技术,进一步发现该类病毒颗粒,具有可诱发人体产生广泛且强的抗体反应,并经由老鼠实验证明,可以保护4种不同的登革病毒血清型的感染。
赵黛瑜表示,登革热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且最严重的虫媒感染病毒性疾病之一,且由于气候变迁等因素,登革病毒感染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以今年在台湾为例,截至10月23日为止,国内就发生共计157例登革热本土病例,以台中市89例为最多,因此,登革热不只是南部才有的疾病。由于登革病毒感染,重症会造成登革出血热,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国人健康。
全世界估计至少有9千万人,受到登革病毒感染与产生严重临床症状,而旅行到登革病毒高度流行国家而感染的境外移入病例,也逐年攀升。以今年台湾而言,截至10月23日为止,国内已累积达239例登革热境外移入病例,比本土登革热病例还多。
因此,发展全新二代的登革疫苗克不容缓,不仅针对登革高度流行国家民眾使用,更可让常常旅行到登革流行国家的游客或国际人士使用,尤其是东协国家,对于台湾政府推动的南向政策,提供民眾生命健康上的保障,因此,此次登革疫苗研发的成果,受到国际重要期刊的重视,极具有进入临床试验,开发为人用疫苗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