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媒体关注到中国对蟑螂的利用,除了用于处理垃圾外,还被用于制造饲料以及制药,引起意大利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对于蟑螂的利用早已有之,《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中医上应用的蟑螂来源于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或美洲蜚蠊(大蜚蠊),以干燥虫体入药。四季可捕捉,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散瘀消结,解毒利尿。用于咽喉痛,扁桃体炎,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蛇虫咬伤,痈疮肿毒,脚气水肿,气喘,小便淋浊。
现代医学发现,美洲大蠊含有多种元素、氨基酸、抗坏血酸,以及海藻糖酶、糖蛋白、肌醇、肽类、粘糖氨酸、粘氨酸等,同时,其提取物还对慢性髓源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卵巢癌等肿瘤细胞株具有生长抑制作用,此外,其对于创面、烧伤和溃疡等创伤愈合,也有明显促进作用。所以,蟑螂现在用于医药领域,主要是其提取物入药。市面上现有康复新液等蟑螂提取物药品。
据封面新闻报道,在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有着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养殖基地,达60亿只美洲大蠊。这里饲养的蟑螂主要用于药物,而且,这里也是我国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GAP认证的药物昆虫养殖基地。据悉,蟑螂饲养在解决就业的同时,每年还能创造超过10亿元的产值。
蟑螂的价值不仅吸引了许多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吸引了高等院校的目光。2017年7月,云南中医学院成立了"美洲大蠊研发创新中心",致力于完善云南美洲大蠊系列新药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链和产业创新链。而且,蟑螂还不仅仅可以用于医疗领域,还能用于食物。
2016年7月,新华社曾报道,印度研究人员表示下一个超级食品有可能是"蟑螂奶"。印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太平洋折翅蠊的蟑螂产的"奶",营养成分是牛奶的4倍,而且含有一种独特的蛋白质。太平洋折翅蠊是唯一的一种胎生蟑螂,雌性会分泌蛋白质结晶来喂养蟑螂胚胎。《印度时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这种结晶包含了蛋白质、脂肪和糖分。如果你查看蛋白质序列,会发现全部的必需氨基酸。"而且,结晶状的"奶"能够长时间、缓慢地释放能量。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蟑螂奶"未来可用于补充蛋白质。
不过,蟑螂奶生产并不容易。据悉,1000只蟑螂只能提炼出100公克的奶,而且人类饮用是否安全还有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