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来到虫控之家!
.

疟疾治癌?20多年前还被用来治过艾滋病

   日期:2019-02-22     来源:今日头条    浏览:290    评论:0    
 “疟疾抗癌”的新闻在春节期间引发了很多关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疟疾疗法就被用于实验治疗艾滋病。陈小平正是其中一名参与者。
疟疾治癌?20多年前还被用来治过艾滋病

 

根据《纽约时报》2003年3月4日的报道,提出并推广“疟疾疗法”的是美国的亨利·海姆立克博士(Henry Judah Heimlich),即大名鼎鼎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的发明者。

但是海姆立克博士也在多个医学领域引发争议,就包括他认为——疟疾高热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对抗艾滋病、莱姆病和癌症。上世纪90年代,海姆立克博士从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和他们的经纪人那里筹集到了数万美元,从事“疟疾疗法”。

但是美国疾控中心反对“疟疾疗法”。疾控中心官员发表的一份备忘录明确表示,这项研究“是不正当的”。并引用了另一项研究,表明在扎伊尔(非洲中西部一共和国),疟疾患者并不能免受艾滋病毒的感染,并且可能在患艾滋病时,病情更加严重。美国疾控中心认为,蓄意让病人患上疟疾可能致死。

《纽约时报》发文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名可能间接参与此事的研究人员,正在接受调查。而据《洛杉矶时报》2003年4月16日发表的一篇追踪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监督委员会发现,微生物学教授John L. Fahey的确间接参与了这项实验,这违反了相关的规定。

而John L. Fahey说,他间接参与这项研究时,协助的正是中国的学者陈小平。

根据陈小平的履历,他在1997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参加了该校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课程。当时,陈小平带来了一些前几年在中国收集到的,接受疟疾治疗的病人的血清。

而John L. Fahey在没有得到学校委员会许可的情况下,帮助陈小平进行了数据和样本评估。

据《纽约时报》,1993年到1996年,陈小平带领的团队和海姆立克博士共同进行“疟疾疗法”的研究,包括在8名中国艾滋病毒阳性患者身上进行实验。

这8人被注入了疟疾病毒株,其中在1993年注入2人,1995年注入6人,实验在1996年结束。当时的报告称,所有8名患者均存活,CD4计数正常(hiv病毒通过破坏CD4细胞使免疫系统瘫痪)。海姆立克说,他2001年最后一次与中国同事接触时,了解到8人中有1人死于与艾滋病无关的疾病,其他人还活着。

然而,从这些短期数据中很难得出结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从感染艾滋病毒后,出现症状通常至少需要八年时间,而且还不清楚这些人后来是否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很多美国的医学专家强烈批评海姆立克博士在中国进行这一实验疗法,因为他很清楚这种实验疗法在美国不可能被批准。

总而言之,陈小平提出“疟疾疗法”根本不是新鲜事,他本人甚至在20多年前就进行过疟疾治疗艾滋病的实验,后来为何又转向“疟疾治癌”的研究,原因不得而知。

但是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和陈小平的演讲,不管是疟疾“治疗”艾滋病还是癌症,两者背后的机制相似,都是通过病毒激活免疫系统的机能。

事件回顾:

1月28日,中国科学院“SELF格致论坛”官方微博以“陈小平:这或许就是癌症疫苗”为标题发布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小平的一段演讲视频,在演讲中,陈小平提到:

世界范围内疟疾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图似乎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他由此萌生了“疟疾治癌”的想法;

通过小鼠模型中研究发现,引发疟疾的疟原虫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在几个医院进行的利用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试验表明,公开的十个病人里,有五个治疗后“有效果“,两个“好像已经治好了”。

视频发布后,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很多患者和家人都表示希望联系上疟原虫免疫疗法的科研医疗团队。1月31日,在“中科蓝华生物科技”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患者招募信息: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实验性医学研究”通告。

但是“医学界”今天多次致电该联系公布的三个电话,均是忙线状态。

各方声音

视频发布后,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2月7日,和陈小平团队有合作关系的的钟南山院士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回应称,该项实验已经进行了近4年的时间,都用于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效果,病症处于终末期病人的治疗。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看起来有一些苗头,但是下结论太早了。

专业人士普遍持谨慎、怀疑的态度。浙江大学教授、科学作者王立铭发文表明,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有问题,公布的10个患者临床数据也有很多疑点。

王立铭认为,如此着急地把这种生物学机制仍然几乎是空白的研究推向临床,在临床都还没有得到什么有意义的信息的时候,就拿出来宣传,并且借机放出临床试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这些做法都不得当。

《知识分子》也发文认为,研究工作未经同行评审向公众发布不可取,关于这项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等待这个研究团队正式发表研究论文。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