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出血热主要由鼠类传播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等症状。
大朗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 梁雄燊: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症状普遍是发病急,突然就发病,它会发冷发热有点典型的三红三痛的现象,三痛就是头痛、眼眶痛和腰痛,三红就是面部、颈部和上胸部是有出血潮红的现象。
做好日常防鼠灭鼠工作
卫生部门提醒,流行性出血热每年有两个流行高峰,即3月到5月的小高峰,10月到次年1月的大高峰,市民要加以防范,如染病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市民要重点做好日常防鼠、灭鼠,以及个人卫生护理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大朗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 梁雄燊: 日常生活中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第一个首先个人卫生、家里的卫生一定要注意,储存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放在冰箱或者用一些罩子罩着,要有密封袋,不要被老鼠去污染,要防鼠、灭鼠,家里可以放一些黏鼠胶之类的去灭鼠,也要防止一些野鼠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