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疾控中心副主任胡丽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较2018年显著上升,特别是东南亚登革热流行区。据了解,登革热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传染病,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我市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蚊虫的生长繁殖,其中白纹伊蚊在我市分布较广,在一些地区密度较高。
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该中心已加强蚊媒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质量。另一方面,中心正加大防控知识宣传宣教,加强督导相关部门及个人开展蚊媒孳生地清理和成蚊杀灭工作。同时,对我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及传染病报告工作开展了督导,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疫情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
“目前,登革热还没有针对的特效疫苗和药物,如何科学防蚊灭蚊是关键。”胡丽明表示,市民要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花盆托盘、废轮胎、陶瓷器皿等容器积水,以及楼房反墚、雨水沟、地下室集水井、下水道沙井口、市政管网管井、建筑工地积水池、室内外车库等难以清除的积水,如市民在积水里发现有蚊虫的幼虫,将积水倒在干燥的地面等处,让蚊幼虫“干死”。市民要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做好个人防护。
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选择出境旅游时,应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登革热起病急骤,可出现发热、皮疹、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等症状,重症患者还有出血倾向。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市民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区接触史和蚊虫叮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