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蚊子最欢腾的时候
提醒大家
当心登革热
防蚊、灭蚊不可掉以心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分为普通型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其中重症登革热患者可表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情凶险。
“重点关注”登革热
广东省疾控中心5月17日发布“近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风险提示”:进入5月后,广东省将继续面临较大的境外感染输入登革热病例风险。不排除局部地区发生由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疫情的可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城市以及粤东、粤西地区,应予“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指出:广东省及周边地区今年以来一直有输入性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病例发生。2019年以来,全球尤其东南亚、美洲等地区登革热疫情较往年升高。其中,截至4月13日,今年以来在巴西共登记了451685起登革热疑似病例,同比增长约340%。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高温、降雨等气象有利蚊媒滋生。广东省近期蚊媒密度升高明显,监测数据详见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各级社区如不能及时清除蚊媒孳生地,一旦有输入病例进入,极易造成本地传播。
登革热不会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伊蚊叮咬携带病毒的病人后,获得感染能力,再叮咬健康人传播登革热病毒。
疑似症状立即就医
佛山市一医院感染科提醒广大市民,有流行病学史,急起高热,伴有头痛、眼球后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特征性皮疹者应尽快明确是否登革热。
1
发热
突发高热,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
2
皮疹
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
3
体痛
一般会有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和关节痛。
4
出血
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脸部、颈部、胸部等皮肤发红,部分病例有眼结膜出血。
高危人群人要小心
以下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1)65岁以上老人;
(2)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二次感染患者;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或婴幼儿等。
二次感染病例更易发展为重症登革热,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加强血小板、HCT等重要指标监测,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防蚊灭蚊是关键
患者须隔离治疗,无特效治疗药物,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尚无有效疫苗,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省疾控中心呼吁广大市民积极防御,做到以下几点:
01
持续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清理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有效切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02
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定期开展翻盘倒罐、清理孳生地等工作,易发生疫情的高风险地区应及早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
03
人人动手,重点做好消除蚊媒孳生地的工作,自觉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等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并定期开展灭蚊。
04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及时就诊;尤其病前14天有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国家及地区旅游史的患者,应如实向医生提供旅游史实,以便做好甄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