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几十年前,如果你曾预言中国有朝一日会成为带头抗击疟疾的国家之一,很少有人会相信。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每年估计有2400万人感染疟疾。到2017年,中国报告的本地疟疾病例为零。这是一项令人讶异的公共卫生成就,证明了当创新方法与正确工具以及政府的坚定承诺相结合时,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能够消除国内的疟疾是一项重大贡献,但中国在这一领域能够贡献的远不止于此。中国能够利用专业知识、经验和资源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帮助其他国家消灭疟疾。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领取诺贝尔奖。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新华社)
学习的中国的经验,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历史性进步,全球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的稳步下降的趋势已开始平稳。2017年,全球估计仍有2.19亿例疟疾病例,约有43.5万人死于疟疾,这主要发生在资源有限、医疗基础设施薄弱的高疾病负担国家。与此同时,耐药性的上升威胁到人们所依赖的预防和治疗疟疾工具的效力。我们迫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力量来帮助赢回这场战役。
中国拥有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制造能力和资源,能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扭转疟疾传播趋势。例如,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处在疟疾科学创新前沿。中国的科学家发现,含有青蒿素化合物的古老疗法可以转化为治疗这种严重疾病的方法。这一突破和其他突破一起为在中国海内外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作出贡献。中国还制造了比如诊断工具和蚊帐等低成本、高效力的工具,这些都是现代疟疾控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2015年在肯尼亚内罗毕拍摄的由中国企业生产、含有青蒿素成分的抗疟药物。(新华社)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消灭疟疾是可能的,这需要我们找到新的合作方式。调整中国的创新做法,使之符合高疾病负担国家的当地环境,这为加快进程提供重要机会。
例如,坦桑尼亚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的个案研究,有望成为新时代非洲和中国在卫生方面的伙伴关系的范例。在这个项目中,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官员和研究人员正在共同研究,如何将中国的经验与坦桑尼亚的专长结合起来,提高对疟疾的应对能力。
作为这个项目的一部分,一个国际专家团队正在努力使中国创新性的“1-3-7”疟疾应对模式——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成功抗击疟疾的模式——适应坦桑尼亚的环境。为坦桑尼亚量身订制的“1-7”模式,即在一天内报告疟疾病例、在七天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防止进一步传播。该模式目前正在坦桑尼亚的南部地区进行试点。早期数据显示,这一模型可以将该地区的疟疾减少80%以上。
2015年在肯尼亚内罗毕,肯尼亚全国疟疾控制中心负责人瓦乔·额吉萨展示两盒由中国企业生产、含有青蒿素成分的抗疟药物。(新华社)
尽管这一试点尚处于早期阶段,但这种中非合作模式对于在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努力防治疟疾大有可为。推进此类伙伴关系的平台,如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和终结疟疾理事会(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和联合国秘书长2030健康议程及疟疾问题特使雷·钱伯斯于2017年发起成立,主要由疟疾高负担国家和主要援助国的相关机构代表组成,旨在推动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疟疾),为分享知识、加强联系和拯救生命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国和非洲国家以及更广泛的抗击疟疾社群也应该与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加强合作,并让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不可或缺的领导作用。
尽管没有哪一项单独的合作会成为灵丹妙药,但中国可以通过分享其专业知识、见解和能力,帮助改变非洲疟疾的轨迹,让抗击疟疾从停滞走向根除。我们知道,为了消灭疟疾,我们必须发展全球性对策、利用现有的专业知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在全球进程中开发新的工具。我们应该抓住中非合作的时代机遇,重振加速全球抗击疟疾的进程。